太阳成集团tyc151cc开展2025年太阳集团官网优秀研究生创新项目
申报立项答辩会
2025年2月20日下午15:30,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成功举办了2025年太阳集团官网优秀研究生创新项目申报立项答辩汇报会。本次会议共有7位研究生参与答辩,其中包括4位博士研究生和3位硕士研究生。答辩项目涵盖语言学、民间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等多个领域,展现了研究生们在学术研究中的创新思维与扎实功底。答辩由石河子大学教授、太阳集团官网博士生导师张凡老师主持,太阳集团官网副教授王静、丁鹏飞老师作为委员参加会议。
杨彦豪博士以1994年至2024年为研究时段,聚焦汉语新词语的演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探讨新词语的语言变化情况以及对语言生活的影响。并考察新词语反映的社会文化和引发的治理问题。研究结合新词词库构建与多学科理论,旨在揭示新词语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互动面貌。
武诗瑶博士以新疆地区民间故事为研究对象,运用类型学方法对故事进行分类与比较研究,旨在挖掘新疆多民族民间故事的共性与特性,探讨其在文化传承与民族认同中的重要作用。
莱丽古丽·艾合麦提博士聚焦20世纪三十年代国人新疆游记中的丝路书写,通过文本分析与历史语境结合,探讨游记中的地理、文化与民族叙事,揭示这一时期国人对新疆的认知与想象。
许彬博士以新世纪布克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对“英国共同体”神话的建构与解构,探讨全球化背景下英国文学对国家认同与文化身份的重新书写。
李梦璇硕士以《地学杂志》中的新疆游记为研究对象,梳理1910年至1937年间游记中的地理、历史与文化书写,探讨中西学人对新疆地方空间的争夺与重塑,挖掘地理想象向文化想象的迁移汇聚脉络。以此深化百年新疆考察探险史的意义认知、发掘潜藏于“冲击-回应”之下的现代化脉络暗流、丰富中国近代地理学的西北史学面相。
高寅从听觉叙事理论出发,重新解读茅盾小说中的声音描写与叙事策略,探讨声音在文学文本中的象征意义与审美功能。
宁雨凡以丁玲及其领导的西战团成员在西北战地服务团的活动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人民文艺实践中的身份认同与文学创作,揭示丁玲及西战团创作对现代中国文学与政治的深刻影响。
评审专家对每位研究生的项目进行了细致点评,充分肯定了项目的创新性与学术价值,并就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行性提出了宝贵建议。专家们强调,研究生应注重理论框架的构建、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学术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次答辩汇报会不仅展示了研究生们在各自领域的学术探索与创新成果,也为学院学术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本次会议,研究生们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向,增强了学术信心,为后续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